日期:2021/7/17 Click:1366
1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氣等事故,應立即報告調度室和煤氣防護站。如發生煤氣著火事故應立即報告、掛火警電話,發生煤氣中毒事故應立即通知附近衛生所。進人煤氣危險區的搶救人員應佩帶呼吸器,不應用紗布口罩或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
一、崗位介紹:煤氣區域維護和點巡檢工屬煉鋼廠煤氣工作區維護點巡檢工作崗位,負責煤氣盤、電除塵、煤氣加壓站、煤氣管道和附屬設備設施等點巡檢、檢查、維護工作,安全危險檢查和處理、報告工作。應急預案初步啟動和響應工作檢驗工采樣安全監護工作確保生產安全。
二、工藝流程:
1、點檢路線:煤氣加壓機房—室外平臺—煤氣柜—煤氣管線---風機房----廠房烤包器---混鐵爐---混合站---防回火水封—值班室
2、維修、維護設備:點檢出相關隱患、設備故障---報告相關領導--制定相關安全方案---辦理相關票證----通知煤防員、安全員監護—落實相關措施--按相關程序進行維修---恢復安全裝置—清理現場--做好相關記錄。
三、崗位職責范圍:
負責煤氣柜、電除塵、煤氣加壓站、煤氣管道及附屬設備設施等點檢、、檢修、維護工作,安全隱患檢查及處理、上報工作。應急預案初步啟動和應對工作的檢查工采樣安全監護工作。
四、安全操作規程:
1、以下有氣體危險的情況:
(1)進入可能有氣體或氣體滲透的設備或氣體管道。
(2)在有煤氣或煤氣的設備和配管上工作。
(3)在有煤氣和煤氣的設備和配管著火。
2、凡不熟悉防護用具的使用方法,未經訓練,不熟悉煤氣基本危害性和中毒救護知識,以及酒后上崗等人員,不準參加煤氣搶險、檢修、維護工作。
3、班中作業,必須正確穿戴勞保用品,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4、在充氣的管道上工作時,請使用銅制工具。如果使用鋼制工具,請涂上黃油,嚴禁在煤氣管道上連接電焊線。
5、在進行修理和檢查作業之前,必須確認作業區域的CO濃度在工作允許范圍內。否則,不得進行作業。如果發現中毒,必須先救人,然后處理其他事故。
6、進行煤氣設備維修前,處理相關票據,切斷煤氣來源和設備電源,掛上警告牌,更換合格,準備充分的消防工具,由負責人監護。
7、燃氣危險區作業時,家長應站在靠近作業場所的安全區,不得隨意離開。
8、進氣設備管道內工作或漏氣時,應佩戴空氣呼吸機,工作場所40米內不得有明火。
9、使用葫蘆吊具前,檢查電氣設備防爆馬達、鋼絲繩是否良好,嚴禁彎曲拉伸,不得用濕手或濕手套操作手柄,防止漏電事故。
10、清掃加壓機葉輪前,檢測CO濃度,使用高壓清洗設備時應進行安全防護,防止損傷和漏電事故。
11、檢查加壓機后進行手動盤車,試運行前必須徹底更換該系統。
五、事故應急及處理
5.1燃氣事故處理規則
5.1.1發生燃氣中毒、起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燃氣等事故,應立即報告調度室和燃氣防護站。如發生煤氣著火事故應立即報告、掛火警電話,發生煤氣中毒事故應立即通知附近衛生所。發生事故后應迅速查明事故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5.1.2搶救事故的所有人員應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指揮人員應為企業(廠長、車間主任或值班負責人)。
5.1.3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配置哨兵,防止非救援人員進入。進入人類燃氣危險區的救援人員應佩戴呼吸器,不應用紗布口罩或其他不適合防止燃氣中毒的器具。
5.1.4在沒有明確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氣設施恢復供氣。
5.2燃氣中毒人員的處理
5.2.1在安裝呼吸機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將中毒人員迅速及時救出燃氣危險區域,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妨礙呼吸的所有衣物,注意保溫。救援場所應保持安靜通風,指派專家維持秩序。
5.2.2中毒輕者,如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直接送往附近衛生所急救。
5.2.3中毒重者,如出現意識喪失、口吐白沫等癥狀,應通知燃氣防護站和附近衛生站趕到現場搶救。
5.2.4中毒者停止呼吸,在現場立即人工呼吸使用蘇生器的同時,通知煤氣防護站和附近的衛生所趕到現場進行救治。
5.2.5中毒者在沒有恢復意識之前,急救車送往遠程醫院急救。附近送往醫院急救時,中途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由醫務人員護送。
5.3燃氣著火事故處理
5.3.1燃氣設施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燃氣壓力,通人大量蒸汽或氮氣,但設施內燃氣壓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10.2mmH2O)。不要突然關閉煤氣閘閥或密封水,以防止回火爆炸。
5.3.2氣阻裝置、壓力表或蒸汽、氮氣接頭,應由負責人控制操作。
5.4燃氣爆炸事故處理
5.4.1燃氣爆炸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切斷燃氣來源,迅速清理剩余燃氣。
5.4.2對加強對爆炸場所的警惕。
5.4.3在爆炸場所40m以內不得有火源。
以上是煤氣區域維護和檢查員安全操作規程的說明,請登錄建筑網進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