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7 Click:842
2020年1-11月,北京市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49061億元,以電子信息傳輸服務、數字技術服務兩大領域為主的數字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推進工業級網絡操作系統、工業APP平臺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快培育發展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及細分行業平臺,爭取互聯網新賽道上的發展先機。
1月12日上午,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在一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北京數字經濟十三五和十四五的發展思路。據報道,北京數字經濟的比重接近40%,居全國第一,數字經濟戰略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凸顯。2020年1-11月,北京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4906.一億元,以電子信息傳輸服務和數字技術服務為主的數字經濟繼續快速發展。十四五期間,北京將繼續從六個方面發力,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數字交易-數字平臺-集數字經濟新生態于一體,努力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加強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率先實現自貿區固移雙千兆覆蓋,開展衛星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打造全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加快高速互聯智能計算云平臺建設,打造北京鏈工場(ChainMaker)開源平臺等區塊鏈可信數字基礎設施平臺;積極推進高水平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建設支撐智慧城市發展的云-邊-新的數據技術系統端合理配置。 進一步提升數據要素的價值。大力推進數據開放共享,在總結金融區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田慧、遙感、交通、信用等各類數據區建設;建立健全數據交易規則、安全體系和平臺監管機制,建設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以數據分類分級為突破口,加快推進我市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試點工作;制定我市自貿區增值電信業務進一步試點開放實施方案,探索開放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IDC)等增值電信業務。 繼續保持數字產業化領先。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步伐,提高數字技術自力更生水平,積極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集中力量突破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關鍵核心技術,全面提高數字經濟技術創新能力。推進工業級網絡操作系統APP平臺技術平臺技術產業化,加快培育和發展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子行業平臺,爭取互聯網新軌道的發展機遇。以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海淀園、通州園、經濟開發區新創園)為空間載體,建立以新創產業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自主發展新生態。 工業數字化賦予新經濟權力。積極推進服務業數字化升級和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全面推進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建設世界級標桿智能工廠,形成北京智能制造產業群體;實施信息消費升級工程,發展8K超高清視頻產業化,建設一批信息消費體驗中心,保持我市信息消費的主導地位。以互聯網醫院綜合平臺建設為突破口,加快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新一輪在線經濟發展。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服務提供商。 積極拓展數字場景示范。全局規劃智慧城市藍圖,加大計算能力和網絡整合力度,推進泛有序城市感知系統建設,促進數據要素安全有序流動。推進市-區-街-居-民(企)五級協調,加強數據開放共享和事中事后監管,促進政府管理改革;通過場景開放、數據開放和技術打磨三輪驅動,培育燈塔項目,將智慧城市建設建設成為政府改革的新起點和萬億產業孵化器,加快全社會發展的整體帶動。 不斷優化數字經濟政策體系。加快頒布《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充分激發數字經濟創新創造活力。實施以信用為基礎的分類監管體系,加快形成數據流通、數據安全監管等創新監管體系和管理機制。利用好服務貿易協會、中關村論壇、金融街論壇等平臺,聯合國有關部門共同籌備數字經濟高峰論壇,大力推進數字經濟跨境開放,積極開展數字經濟全球產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