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9/14 Click:774
近日,國內首套大絲束碳纖維生產線完成全部設備安裝,進入試生產階段。項目建成投產后,中國石化是國內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絲束碳纖維生產技術的企業。
近日,國內首套大絲束碳纖維生產線完成全部設備安裝,進入試生產階段。項目建成投產后,中國石化是國內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絲束碳纖維生產技術的企業。
實現全部設備國產化
擺脫依賴進口局面
碳纖維技術有著森嚴的技術壁壘,迄今為止只有日本、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擁有并掌握。
此次一階段工程為上海石化碳纖維事業部原絲工廠的4條原絲生產線、2號碳纖維工廠的2條氧化碳化線,從原絲生產線到氧化碳化線,全部設備采用國產化裝備,并且整個生產過程具有技術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的顯著特點。
在碳纖維行業內,通常將每束碳纖維根數大于4.8萬根(簡稱48K)的稱為大絲束碳纖維。目前,國內每束碳纖維基本處于1000根至1.2萬根之間,稱為小絲束。
48K大絲束最大的優勢是在相同的生產條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纖維單線產能和質量性能,并實現生產低成本化,從而打破碳纖維高昂價格帶來的應用局限。
此次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提高原絲及碳纖維的單線產能,有力降低碳纖維生產成本,
改善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全部依賴進口、長期供不應求的局面
,推動國產碳纖維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制造轉型升級,躋身世界前列。
被稱為“新材料之王”
市場前景廣闊
作為國家戰略性新材料,碳纖維以其優異的綜合性能被廣泛應用在現代工業體系中。
此次研發試產的大絲束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新型纖維材料。其比重不到鋼的四分之一,強度卻是鋼的7至9倍,并且還具有耐腐蝕的特性,被稱為“新材料之王”,也被稱為“黑黃金”,可廣泛應用于飛機部件、軌道交通原材料、車身制造等,在各行各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小到魚竿、羽毛球拍、嬰兒推車,大到輪船、飛機、超高速列車、風電葉片,都能看到碳纖維的身影。
2022年北京冬奧會,在“飛揚”火炬、氫燃料電池汽車、國產雪車、國產3D打印碳纖維速滑冰鞋、碳纖維發熱電纜等制作中,碳纖維皆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此外,碳纖維材料具有輕量化、減排、環保功能,在綠色能源發展中也有著明顯的技術性能優勢。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中國碳纖維技術已邁過“從無到有”階段,大步跨入“從有到優、穩質增效”發展軌道,未來中國碳纖維產業,必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