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9/21 Click:613
一般說來,地暖盤管管徑不需要計算,在大多數民用建筑中,用De20(DN15)(20管)的管徑就可以滿足要求。查《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附錄A “單位地面面積的散熱量和向下傳熱損失”選擇合適的平均水溫和地暖盤管的間距就可以滿足要求。請注意:附錄A給出計算條件是加熱管公稱外徑為20mm、填充層厚度為5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絕熱層厚度20mm、供回水溫差10℃時PE-X管或PB管時數據。表中給出了地面為水泥或陶瓷、塑料類材料、木地板、鋪厚地毯幾種情況下“單位地面面積的散熱量和向下傳熱損失”。
如果是其他材料,如PE-RT 、PP-R和PP-B,按照《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3.4.2條要求,應通過計算確定單位地面面積的散熱量和向下傳熱損失(可參閱該規程“3.4地面散熱量的計算”進行精確計算)。實際上,在缺乏相關專業資料的情況下,附錄A也可以作為其他管材設計時的參考數據。舉例說明:某20℃房間計算熱指標為40 W/m2(北方),地面層為木地板,平均水溫40℃時,當平均水溫40℃時,選用DN15(20管)的PE-X時可查附錄A.1.3確定單位地面面積的散熱量和向下傳熱損失。如下表(這是附錄A.1.3的一部分),間距300即滿足要求(66.8-26.3=40.5滿足要求房間耗熱量40 W/m2的要求)
順便加以說明:選擇地暖盤管時,管材、管徑確定之后,還要根據采暖系統設計運行溫度、壓力選擇壁厚,這樣地暖管才算選完。這部分請參看《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 “附錄B 加熱管的選擇”。這里也給出一個范例:一般六層住宅樓,平均水溫40℃時,用壁厚2mm,DN15的PE-RT管子就可以了。
地暖盤管時應注意一下幾點:
(1)施工的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在低于0℃的環境下施工時,現場應采取升溫措施。
(2)地面輻射供暖工程施工過程中,嚴禁人員踩踏加熱管。
(3)施工過程中,應防止油漆、瀝青或其他化學溶劑接觸污染加熱管的表面。
(4)加熱盤管在鋼絲網上面敷設,管長根據各回路長度定尺,一個回路盡可能用一盤整管。地面下敷設的盤管埋地部分不應有接頭。
(5)加熱管應按照設計圖紙標定的管間距和走向敷設,加熱管應保持平直,同一通路的加熱管應保持水平,確保管頂平整度為±5mm。管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于10mm。加熱管敷設前,應對照施工圖紙核定加熱管的選型、管徑、壁厚,并應檢查加熱管外觀質量,管內部不得有雜質。加熱管安裝間斷或完畢時,敞口處應隨時封堵。
(6)加熱管應用扎帶和卡釘固定牢固,嚴禁有翹起部分。
(7)加熱管安裝時應防止管道扭曲;彎曲管道時,圓弧的頂部應加以限制,并用管卡進行固定,不得出現“死折”;塑料管的彎曲半徑不小于6倍管外徑。
(8)加熱管切割,應采用專用工具,切口應平整,斷口面應垂直管軸線。嚴禁用電、氣焊、手工鋸等工具分割加熱管。
(9)加熱管彎頭兩端宜設固定卡;加熱管固定點的間距,直線段固定點間距宜為0.5-0.7m,彎曲管段固定點間距宜為0.2-0.3M。
(10)在過門口、伸縮縫、沉降縫時,應加裝套管,套管長度≥200mm。套管比盤管大兩號,內填保溫邊角余料。
(11)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他局部加熱管排列比較密集的部位,當管間距小于100mm時,加熱管外部應采取設置柔性套管(一般采用聚氯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波紋套管)等措施。為防止地面龜裂,管道密集處應采用0.5—1.0cm豆石混凝土澆筑,確保澆筑密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