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2/14 Click:566
鋼包整體澆注輕質澆注料施工技術
近年來,輕質澆注料鋼包整體澆注工藝因操作簡單、勞動力消耗少、內襯材料損耗小而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國內中小型轉爐鋼包,大多采用鋁鎂澆注料整體內襯,其優點是整體性好、耐渣侵蝕、使用壽命長,但其導熱系數高、散熱損失大,導致鋼水溫降較大,給生產帶來不利影響且能耗較高。鄭州駒達耐材鋼包整體澆注內襯技術的應用,使鋼包具有安全性能好、包齡高、消耗低、便于實現機械化和提高施工效率的特點。隨著鋼包技術質量的不斷提高,鋼包整體成型工藝技術的成熟和設備的發展,鋼包整體澆注已成為鋼包內襯的重要發展方向。
與普通鋼包澆注料施工方式相比,采用輕質澆注料鋼包整體澆注技術有以下優勢:
(1)整體澆注鋼包**層采用輕質澆注料替代鋁鎂澆注料后,鋼水平均溫度提高7K,鋼水溫降速率降低0.35K/min,定量說明**層采用輕質澆注料能夠有效降低鋼液溫降速率,提高鋼包保溫效果;
(2)鋼包盛鋼過程鋼水溫度由內到外逐漸降低,鋼水中心溫度*高,與渣層和內襯交界處的鋼水溫度*低,鋼水靠近包壁部分溫度比靠近渣層處溫度高;
(3)整體澆注鋼包**層采用輕質澆注料替代鋁鎂澆注料后,鋼包外壁熱流密度降低0.014W/mm2,單位時間熱量損失減少276kW,每小時由于鋼包外表面散熱的減少可以節能993.6MJ,折合標煤為33.9kg;
(4)模擬結果與測量數據基本吻合,其相對誤差小于10%,對整體澆注鋼包內襯**層澆注料種類的選擇及鋼包保溫性能的提高有一定理論指導意義。
輕質澆注料
鋼包整體澆注輕質澆注料施工方式:
1、工作層與**層分層
為保證在拆包時工作層與**層順利分離,可在澆注其工作層前將鋼包**層刷上石墨乳,其技術條件為:含石墨>20%,固形物>20%;水稀釋20倍3 h沉淀物名35%。
石墨乳的主要固形物為石墨并含樹脂膠,石墨乳能粘到鋼包**層上,且能有效隔離鋼包的**層和工作層,同時對澆注料質童無不良影響。
2、包壁胎具定位與固定
整體澆注鋼包,工作層胎具準確定位,可保證包壁厚度均勻,防止鋼包過早偏侵蝕損壞。胎具底部定位應先在包底中心做好標記,胎具中心對準標記中心,胎具上部卡好包壁磚,再用萬能磚卡住胎具底板與包底的縫隙。
為避免胎具在震動過程中上浮,應在其震動前用兩根直徑7 mm鋼絲繩卡緊器,交叉橫過胎具上部,卡在鋼包加強帶上,固定鎖緊胎具。此法操作簡單,效果良好。
3、布料工藝
整體澆注鋼包的攪拌機下料口是固定的,旋轉修包車均勻布料,使澆注料易找平并減小澆注料對胎具的作用力,避免胎具的偏動和位移。旋轉修包車雙向轉動,轉速為2 r/min。實際操作時是先轉動旋轉修包車后布料。
4、包胎震動工藝
在繞注中每加料300 mm厚,振動棒振搗一遍,并根據鋼包胎具振動電機的布局,制定胎具震動方案:(1)澆注料加入1/3時,開啟下層振動器,振動2〜3 min;(2)鄭州駒達耐材澆注料加人2/3時,開啟中下層振動器,振動2〜3 min; (3)澆注料加滿后,振動器全開,振動3〜4 min,至料面基本找平、表面泛漿并無大童氣泡排出為止。
5、脫胎技術
胎具錐度:鋼包工作層的胎具錐度為0.116,鋼包**層胎具錐度為0. 098。
胎具表面處理:胎具制作上的偏差則難以保證胎具順利脫胎,故需對胎具表面迸行處理,*一煉鋼廠是采取在胎具表面粘牛皮紙的辦法,把胎具和澆注料隔離開。
脫胎時間:一般規定澆注后24 h脫胎,但因胎具表面有牛皮紙,故增加預脫胎工序。澆注后8~16h預脫胎,夏季取下限,冬季取上限,其他取中限。
采用優質的輕質澆注料整體澆注工藝,提升了鋼包的使用壽命,杜絕了渣線漏鋼等惡性事故的發生,提高了鋼包的安全性能,改善了鋼包的保溫性能,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