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27 Click:1091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應邀出席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圖|陳文輝副理事長發表演講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堅定不移建設數字中國,加快數字化發展。我國在數字經濟方面有先發優勢,有望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復興。
2020年10月31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辦的北大賽瑟()CCISSR)論壇·2020(第17屆)在北京大學舉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主席陳文輝應邀出席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下面是演講內容摘要。圖|陳文輝副主席發表講話,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堅定不移地建設數字中國,加快數字化發展。回顧十三五,中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展望十四五,數字經濟有良好的基礎和政策環境,必將實現更大的跨越式發展。在技術進步推動產業轉型的過程中,資本的作用逐漸減弱,數據正成為主要的生產要素。人類將從工業時代進入數字時代,數字經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數據作為主要的生產要素,其要素稟賦與數字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只有數字經濟高水平發展的國家才能抓住新一輪工業革命的窗口,提升國際地位。中國在數字經濟方面具有先發優勢,有望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復興。數字經濟是經濟增長的重大機遇,將引領全球經濟發展。縱觀全球數字經濟格局,龍頭平臺企業幾乎被中美壟斷。從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數字經濟規模來看,中美遙遙領先,美國的優勢是技術,中國的優勢是市場。數字經濟GDP在增長率方面,除中國和印度外,發達國家排名最高,新興國家的增長前景面臨挑戰。數字化經濟的重要特征是平臺經濟,得平臺者得天下。根據十三五數字經濟發展經驗,中國加大了通信基礎設施投入,采取包容審慎的監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網絡效應,培育阿里巴巴、騰訊等平臺企業,形成良好的互聯網生態。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優勢在于人口眾多、城市集群、產業齊全、交通便利等。得益于消費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迅速,但在工業互聯網方面,中國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仍有一定差距。工業互聯網是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環節。要抓住機遇培育平臺企業,鞏固消費互聯網優勢,實現從質的提升到智力的飛躍。發展數字經濟需要資本的支持。數字經濟大多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以半導體為例,資本支持對行業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數字經濟需要高端人才,有競爭力的工資需要資金支持。平臺企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補貼客戶,以快速增加用戶數量,擴大業務范圍。目前,數字經濟的許多領域仍處于起步階段,大量投資有助于加快產業鏈的培育,降低創業成本。同時,對于資本來說,投資新興產業可以分享增長紅利,但這也是監管者的一大挑戰。監管者要堅持包容審慎、前松后緊、抓大放小的原則,緊緊抓住平臺企業的牛鼻子。文章來源: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