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推進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打贏三個攻堅戰”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中建材聯協發〔2017〕29號
各副會長(平板玻璃行業)、各省市建材協會、有關重點企業:
我國玻璃行業在經歷了較長時期高速發展之后,正面臨傳統產業產能嚴重過剩,節能減排壓力增大、結構調整步伐緩慢、創造和滿足新的需求不足等問題和矛盾,行業轉型升級缺乏帶動力、創造力。由此導致自“十二五”后期以來,平板玻璃行業持續呈現出生產增速回落、經濟效益下滑的局面。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發布以來,玻璃行業認真貫徹落實政策措施要求,積極推進去產能、穩增長、調結構、強自律,對促進行業效益回升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也為推進解決玻璃行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矛盾創造了較好條件。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為有效引領玻璃行業切實轉變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同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在分析玻璃行業現狀、發展要求和銜接“四新”工作內容的基礎上,向全行業發布《推進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三個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將著力組織打好產業技術創新提升攻堅戰,打好發展模式和經營模式創新攻堅戰,打好組織結構調整攻堅戰,以促進玻璃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向縱深轉折,改觀與提升玻璃行業發展水平。
現將《推進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三個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向全行業發布,請結合本單位、本地區實際,站在行業全局的高度,發揚企業家精神、以改革姿態和勇于擔當精神,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推進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 “三個攻堅戰”的指導意見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
2017年3月27日
2017年3月28日印發
全文:
推進玻璃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打贏 “三個攻堅戰”的指導意見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
我國玻璃行業在經歷了較長時期高速發展之后,多年來面臨產能嚴重過剩,供需失衡、價格低迷、利潤下滑,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步伐緩慢,創造和滿足新的需求不足等諸多矛盾相互交織。雖然時有起落,但總體上行業轉型升級缺乏驅動力、創造力。
玻璃行業在快速發展之后較長時間處于低谷,其產生問題和矛盾的根源,從表面看是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的嚴重不適應,是外部的市場需求不足導致的,但實質上反映的是行業推進健康持續發展的創新動力缺失、發展方式模式陳舊,關鍵技術提升與突破不力,產業組織結構調整乏力,兼并重組幾乎徘徊不前,節能減排壓力巨增而有效的主動措施不足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十三五”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時期,建材工業轉型升級進入一個新的轉折期,已經向高端、綠色、服務業和“走出去”發展。解決玻璃行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已成為行業發展進步的必然要求,既是“十三五”期間的主要目標任務,更是行業廣大企業的期待。玻璃行業面臨的諸多問題,既有其他行業也存在的共性問題,也有其本身存在的對自身問題的認識不統一,舉措不力等。目前最關鍵、能夠從本質上解決問題的舉措是必須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技術創新、發展與經營模式創新和組織結構調整等攻堅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補短板、增效益,真正引領市場,開發新需求,切實改變行業當前面臨的被動局面。
為此,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在分析行業現狀和內在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超越引領的目標要求,在玻璃行業已經開展的“四新”工作的基礎上,特提出打好玻璃行業“三個攻堅戰”的工作總思路,作為當前乃至“十三五”期間玻璃行業改革和發展的重點加以推進。即:打好產業技術創新提升攻堅戰,向國際領先邁進;打好發展模式和經營模式創新攻堅戰,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打好組織結構調整攻堅戰,從整體上提升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
當前打好“三個攻堅戰”具備一定的有利條件。首先從宏觀經濟政策與環境看,中央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三去一降一補” 的經濟工作總基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的發展理念和原則要求,國務院辦公廳〔2016〕34號文件以及《建材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等,從總的目標思路上為玻璃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加之我國國民經濟平穩增長、結構調整的力度不斷加大,正朝著新需求的方向發展,為玻璃行業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和強有力的鞭策。二是近年來在落實推進《平板玻璃行業標本兼治若干工作措施》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經驗。2015年以來,通過實施兩個遏制新舉措、行業自律新動作、改變經營方式新思路、推動重組新突破等舉措,為行業改革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三是玻璃行業脫困增效在2016年取得初步效果。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的發布實施,對促進去產能、調結構、穩增長、增效益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也為解決玻璃行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突出矛盾提供了根本性的前提。四是先后制訂的《玻璃行業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方案》、《平板玻璃建立產業結構調整專項基金方案》、《平板玻璃行業自律協調公約》、《關于加強平板玻璃區域市場治理與協調的若干意見》這些措施的進一步貫徹,為行業統一認識,強化行業自律、扭轉經濟效益下滑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為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硬仗,真正抓住制約與困擾行業發展的瓶頸,做到綱舉目張,必須打贏三個攻堅戰。
一、打好技術創新提升攻堅戰,向國際領先邁進
(一)攻堅目標
從現在起到 2020年,在嚴禁新建和嚴禁擴大技術雷同的平板玻璃項目建設的基礎上,以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技術裝備的研發達到國際領先為主要目標,形成新一代的浮法玻璃技術裝備,以其為牽引帶動行業技術創新提升。一方面,2020年之前分階段淘汰和壓減平板玻璃過剩產能2億重量箱,產能利用率回歸合理水平;保留的相對先進的產能也要逐步以“二代”為標桿進一步提升改造;另一方面原片質量大幅提升,優質浮法比例占50%以上,能夠滿足汽車前風擋玻璃、飛機、高鐵、高檔建筑裝飾與各種精深加工需求,行業進入高端、綠色低碳發展軌道。
(二)工作舉措與支撐點
1. 堅決遏制所有新增產能,嚴禁雷同技術生產線的重復建設,除經政府、協會與有關大企業共同商定的1~2條二代浮法示范線外,一律不建新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業技術結構優化。
——設立工作機構,建材聯合會與玻璃協會共同設立“去產能辦公室”,對接政府和企業,制定玻璃行業“去產能”計劃,推動政府部門盡快發布、實施《玻璃行業結構調整基金收取、管理、使用辦法》,組織大企業帶頭實施。
——加強檢查與抽查。主動組織有關企業和協會組織,自查或提請政府執法部門開展新建生產線項目抽查并公示。對違規項目和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進行問責與曝光。
——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標產能。依據標準和政府制定的法規,對達不到環保、能耗、安全、質量等強制性標準的產能,依法關停退出市場。制定明確的淘汰產能的實現進程時間表, 2020年前淘汰和壓減2億重量箱平板玻璃產能,使產能利用率回歸合理區間。
——限制低效產能的生產,實行差別化政策,倒逼過剩產能退出。貫徹落實高耗能行業差別電價、階梯電價等政策,制訂提高享受資源綜合利用財稅政策的技術門檻,倒逼競爭乏力產能主動退出。
2. 實施玻璃原片質量提升工程。
從滿足精加工、深加工要求的需求看,原片玻璃的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均存在一定差距,這也是近年來影響與制約安全玻璃、節能玻璃、汽車前風擋玻璃等深加工增加品種和擴大市場應用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抓好原片質量這個源頭,提高原片質量、提高優質玻璃原片比重,是滿足高檔加工玻璃產品需求和增加附加值的唯一出路。
——把提高平板玻璃原片質量使其達到用于汽車前風擋作為“浮法二代”攻關的主要目標和標準之一,把提高玻璃原片質量能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作為全行業和“浮法二代”技術攻堅的第一要務,務必達到目標。
——在提升原片質量的前提下,發揮標準政策的作用,引導產品發展轉向高端和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制修訂平板玻璃和制品標準和應用規范,提升指標要求。圍繞綠色、安全、新能源等領域制定新產品標準,加快完善行業標準、社會團體標準體系,引領產品質量提升。
——根據建材工業發展規劃和指導意見,制定“面向高檔建筑、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利用等領域發展的主要品種方向和導向目錄”、“延長深加工產業鏈指導目錄”,引導玻璃行業在顯示器件用基板玻璃、薄膜電池用基板玻璃、高鋁玻璃等成套技術及裝備,在線和離線透明導電氧化物鍍膜玻璃、電/熱致變色玻璃制備技術,光伏光熱結構功能一體化玻璃制品制備技術和應用領域的突破。
(三)達到效果
通過創新技術、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和補短板能力;著力解決原板產品質量、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滿足新興產業領域、節能建筑領域、新型環保領域、新型汽車產業領域等各種高品質玻璃需求,提高玻璃行業效益水平。
二、打好發展模式與經營模式創新攻堅戰,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一)攻堅目標
玻璃行業產能過剩的突出特點,是供給側存在明顯“短板”。從產品結構看,普通浮法玻璃過剩,優質浮法比率偏低,制約了新的市場需求,制約了產品附加值的提升和經濟效益的增加;新興產業規模偏小、綠色產品應用不足,能夠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值僅占行業總量的不足10%;部分高端建筑玻璃、高檔汽車玻璃以及電子信息用超薄玻璃等還需進口。從技術結構看,能耗水平比國際先進水平偏高約20%;中低水平的浮法玻璃生產線以煤焦油、石油焦粉為燃料,大氣污染排放和產品質量等問題較為嚴重。其根本原因是,發展模式和經營模式還停留在重復低端與中端為主,經營規模相對分散且小,習慣于增量低價爭市場,而忽視了用新技術開發新需求;經營方式遠離市場,往往由不生產玻璃的中間商左右市場,經營不接地氣,進而產品開發肯定不接地氣。由此改變發展模式和經營模式已是玻璃行業當務之急。
為此,發展模式與經營模式攻堅戰的目標是要促進生產經營與市場開發一體化,而不是經營與市場脫節,失去導向;發展要以開發新需求為導向,而不是以新增產能為導向,低價競爭擾亂市場秩序;產業組織結構應相對集中,由優勢企業兼并一般企業。到“十三五”末期,玻璃深加工率60%以上,生產加工一體化比例達到50%;新興產業比重15%,新建建筑low-E節能玻璃使用率70%以上;實施脫硫脫硝余熱發電一體化治理企業80%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20%。
(二)工作舉措與支撐點
1. 拔高定位,向高端、精品、綠色、國外發展作為主要目標。新的增長來源主要是通過增加新產品、高附加值和精加工獲得,這部分的營業收入應高于平板玻璃的三倍以上;新的需求和新的領域,開發的主體是玻璃企業,大企業尤其要發揮其主體作用,并且積極實施生產、營銷、應用一體化。
2. 大力推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創造與引導新的需求。
——根據《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要求,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的重點是提升產品質量與檔次,增加品種與用途。當前要以LOW-E節能玻璃推廣應用聯盟的成立為契機,在努力滿足市場應用需求的前提下,共同推動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出臺,推廣普及LOW-E玻璃產品,加快綠色玻璃產品推廣應用比例。
——實施Low-E玻璃推廣應用專項行動。組織行業和聯盟企業共同研究解決生產、應用中的有關技術、裝備和進入建筑應用的設計和工程規范及經營模式等問題,積極推動研究制定建筑門窗相關的節能標準和驗收規范,努力爭取實現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強制使用節能綠色Low-E玻璃的政策出臺,促進Low-E節能玻璃、真空玻璃等高性能節能產品的普及應用。
3. 著力發展高端玻璃,推動行業結構優化。
——替代進口玻璃。根據協會制定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結合國內新的需求,組織研究制定“玻璃新材料、新產品目錄”,爭取具體的扶持政策。鼓勵發展新型和深加工玻璃產品,推廣雙銀及多銀低輻射鍍膜(Low-E)玻璃、安全真(中)空玻璃等節能門窗。開發高端運輸裝備用風擋、舷窗制品。發展高硼硅玻璃、高鋁玻璃、超薄玻璃、超白玻璃及石英玻璃制品等,滿足國內高端需求,替代進口。
——推動行業經營模式創新。構建產供銷、科技與市場開發一體化的經營機制,以及符合玻璃行業生產運行特點的營銷模式,著力解決需求與科技脫離、經營與生產脫離、市場與生產廠商脫節的經營模式,徹底扭轉計劃經濟延續的經營模式,引導大企業先行實施與突破,不僅要生產、銷售、產品開發、加工一體化,而且要延伸產品產業鏈和服務產業鏈,改變生產組織模式,最大限度把市場真正交給玻璃企業,發展的命運真正由企業自己掌握。
——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按照聯合會制定的《加快與拓展建材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意見,玻璃行業也要全方位推進服務業發展,不僅包括生產、銷售系統,也包括中介、咨詢、評價服務系統,工程、設計、節能減排改造直至推進玻璃行業電子商務、產品直銷、玻璃期貨等營銷模式,在玻璃深加工行業推廣創意設計和定制化制造、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走出去”服務以及職業教育培訓服務等,拓展服務范圍,初步形成特色鮮明、支撐有力、協調配套的服務業體系。
(三)達到效果
發展模式和經營模式創新的攻堅戰,就是要徹底改變以往片面追求數量和速度、片面追求做大規模的發展模式,片面追求低成本的生產模式,徹底改變只在量上比高低、發展與質量、效益脫節的競爭模式,改變強調行業特殊性,市場應用、新產品開發、科技創新與生產脫節、經營與生產分離的不科學經營模式;主動轉向資源環境友好型、科技創新驅動型、新的需求導向型、生產與服務并重的發展模式。
三、打好組織結構調整攻堅戰,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行業總體水平
(一)攻堅目標
提高行業自律治理水平,減少企業數量,做強大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發揮大企業在轉型升級結構調整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通過兼并重組使更多的生產資源由高智商、高水平的企業掌控與運行,從整體上提高全行業的資源、能源利用率和提升節能減排水平,這是保證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根本措施。到2020年,作為玻璃行業組織結構調整的標志,現有企業總數減少四分之一,前10家浮法玻璃企業生產集中度達到70%,形成3~5家國際知名企業,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
(二)工作舉措與支撐點
1. 創新兼并政策和兼并模式,加大推進兼并重組的力度。
組織動員全行業的力量,進一步爭取政府部門出臺兼并重組的專項優惠政策,尤其爭取兼并重組企業在金融、財政、稅收政策方面的實質性支持;以區域為主推動大企業兼并中小企業,以股權置換為主,推動控股并購、相互參股、產能置換,發展混合所有制;以淘汰落后產能、限制低效產能生產和對其關停并轉為契機,對玻璃行業的兼并重組做出導向目標,推進低端產能與大企業間的重組、整合。到2020年將企業數量在已有基礎上減少四分之一,并減少低端產能占比,爭取平板玻璃前10家企業的產能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進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2. 積極推動產能“走出去”,改變行業主要在國內生產、國內經營的格局。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充分發揮骨干大企業的優勢,積極引導技術裝備與經營管理已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企業率先在國外投資與經營。玻璃協會要配合建材聯合會“走出去”辦公室積極要為企業提供有市場需求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經濟、資源等相關信息,同時為企業提供國家政策、金融、投資方面的信息并開展服務對接工作,建立一套行業“走出去”的服務系統,使“走出去”發展將成為“十三五”玻璃行業新的發展路徑與支撐點,力爭“十三五”末在國外的平板玻璃產能達5000萬重箱以上,在國外的經濟收入占到整個玻璃行業收入的15%以上。
3. 推進玻璃行業的制造業和服務業同步發展,引導行業由單純制造業轉向“制造+服務”雙軌并重運行。
盡快研究制定加快與拓展玻璃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引導行業企業加大設計創新投入,深化電子商務應用,發展咨詢服務、節能環保、走出去、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構建并形成涵蓋生產經營、貿易流通、工程建設、節能減排等多領域的服務于聚集區,促進制造業轉型發展。
4. 加強行業文化建設,提高行業凝聚力。
玻璃行業存在的問題有外部因素,但主要還是自身因素,因此要敢于揭露自身矛盾和深層次問題,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往吃虧在于盲目埋怨市場太多,而行業自身創新自律不足。要堅持解決“行業的問題首先要依靠自身,自己的問題只有靠自己才能解決”。當前要把加強文化建設和提高行業自律水平,特別是要將探索、加強包括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加快技術進步、履行社會責任、推進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和市場競爭秩序在內的行業自律,作為推動解決行業問題和矛盾的思想基礎,營造行業輿論與道德氛圍,共同維護行業發展的秩序。
發揮區域治理、自律協調的作用,推動區域的問題在區域內解決。在執行過程中不拘形式,不斷完善、豐富自律協調的內容,堅決遏制違規新增產能,對違規項目和擾亂市場秩序的現象敢于批評或曝光,并提請政府部門查處;積極開展限產增效,組織降本增效與對標;組織遏制低于成本的無序惡性競爭,把穩定經濟增長落實到扎扎實實的具體措施上,提升經濟效益。
協會要從“引領協調服務”職能出發,組織研究制定和完善有約束作用的、能制衡和制約的、能得到大家認可和遵循的、違規后由當事人承擔責任的行規行約;對個別企業不顧經濟規律無根據無限制地降價,造成價格與價值嚴重脫節、生產和銷售非標產品、假冒偽劣產品,搞暗箱操作若亂市場秩序、單純追求市場份額惡性競爭等行為要及時曝光,并提請政府部門查處。
(三)達到效果
著力推進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提高行業技術水平和運營管理水平,提高行業產業集中度,把加強行業自律和區域治理作為保證手段,發揮重點骨干企業的引領和示范作用,促進產業組織結構優化與經濟效益的提升。
RC-5閥門電動執行器,電動執行器
16mm中空纖維水泥外墻板
日吉華神島板 中鐵裝配裝飾板 品牌增強型裝飾性板 水泥纖維外墻掛板
日本水泥纖維干掛板 一戶建墻板裝飾纖維水泥墻板 水泥外墻干掛板
AT水泥纖維干掛板 一戶建墻板裝飾板 纖維水泥墻板 水泥外墻干掛板
防火冰火板 木飾面木紋冰火板防火板潔凈板護墻板
木絲水泥板 纖維水泥板 高強度水泥板 進口板
綠活建材 水泥板 手工夯土板 背景墻 商場裝修用板 提供質檢報告
昌吉自治州塑料編織袋,白色覆膜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蛇皮袋,灰色編織袋,綠色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透明編織袋,亮白半透編織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牛皮紙袋,紙塑袋,PP復合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彩印編織袋,珠光膜編織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昌吉自治州灌裝口編織袋,方底閥口編織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和田地區塑料編織袋,白色覆膜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
和田地區蛇皮袋,灰色編織袋,綠色編織袋包裝袋,生產廠家可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