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15 Click:626
市場上污染建材很多,如何識別呢?
(1) 望 望即看外觀。一看其說明書是否標明了主要成分,其中是否含有毒物質,有何有害物質,毒害物質含量有多少?以人造板為例,只要板材中的甲醛含量≤9mg/100克,即為環保板材。以裝修用得比較多的細木工板來說,單張板的重量以30公斤計,其中甲醛釋放量以8 mg/100克(環保達標板材)計,則單張環保E1級細木工板的甲醛含量就達2400毫克,如果用40張這樣的板材來裝修,則甲醛含量高達96000毫克,這么多的甲醛源源不斷的從板材中釋放到居室不大的空間,空氣中的甲醛含量當然不可能達到環保標準。因此即使是環保材料,如果用得太多,居室空間有限,污染物累積釋放到空氣中,仍然不能達標,環保裝修自然無從說起,充其量只能稱作“環保材料裝修”,這也是目前大多數裝修公司在廣告宣傳上的承諾,在合同上并不標明裝修后是否“達標”。要看是否有生產廠的商標、生產地址、防偽標志、綠色環保標志;看其是否有有關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二看實物質量。如石材,表面均勻的細料結構的石材具有細膩的質感,污染性就小,粗粒及不等粒結構的石材不僅其外觀效果較差,而且污染性也大。再如大芯板,如果表面看上去平整、無翹曲、芯條均勻整齊、縫隙小就是質量高、污染小的板材。但有時眼見不一定為實,也需去偽存真。如前段時間,一些商家為了推銷涂料,將涂料涂于漁港內壁,用金魚的游動來證明涂料無毒無害,其實此舉也并不可信,因為涂料中的有機物不溶于水,對水中金魚不存在影響。
(2) 聞 聞有兩種含義,一種就是聞氣味,另一種就是聽聲音。聞氣味就是聞其是否有刺激性氣味。如選擇家具時,打開柜門、拉開抽屜,若聞到有濃烈刺激氣味,使人流淚,說明甲醛含量已嚴重超標,不可買;購買涂料時,同樣也要聞一下是否有刺激氣味或氣味是否過重。有些商家為了推銷涂料,用喝涂料來證明有刺激氣味的涂料是“無害”的做法,也不可信,因為涂料的有害物質是在氣體揮發后通過呼吸道進入血液的,進入消化道則難以顯現危害性。購買大芯板時,也要認真聞一下,如果大芯板散發出清香的木材氣味,說明甲醛釋放較少;如果氣味刺鼻,說明甲醛釋放量較多,*好不要購買。聞的另一個含義,就是聽聲音。如選擇油漆時,將油漆桶提起來走,晃一晃,如果有稀里嘩啦的聲音,說明數量嚴重不足,缺斤少兩,或粘度過低,有害成分大。正規大廠的環保型油漆真材實料,晃一晃是幾乎聽不到聲音的。還有,大理石、花崗石等天然石材,有害的放射性物質是肉眼看不出來的,但通過聲音往往能識別有害放射性物質的多少,敲擊聲清脆悅耳,證明石材內部均勻且無顯微裂隙,所含的鐳等有害物質相對就少,敲擊聲粗啞,說明石材內部存在顯微裂隙或細脈或風化導致顆粒間接觸變松,石材中的鐳在衰變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氡就會很快的釋放,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
(3) 試 就是用簡單的試驗方法來檢測建材的質量好壞和環保性能,如在石材的背面滴上一小滴墨水,如果墨水很快四處分散浸入,即表明石材內部顆粒松動或存在縫隙,質量不好,所含放射性元素可能較多,反之,若墨水滴在原地不動,說明石材質地好,所含放射性元素可能較少。購買瓷磚時,也可試以應物刮擦磁表面,若出現刮痕,則表示施釉不足,這種瓷磚的表面釉磨光后,磚面便容易藏污,較難清理。
(4) 問 一是要問其產品是否經有關權威機構檢測,是否安全。由于室內裝飾材料是造成污染的主要來源,國家已經頒布了10種室內裝飾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并于2002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因此購買時要詢問是否經過權威機構檢測。據統計,市場上真正的環保材料不足5%,有些廠家、商家為了銷售產品,往往找一些毫無資質的行業協會檢測,堂而皇之地出示行業協會的檢測證書,魚目混珠,欺騙消費者;更有甚者是仿制名牌產品或暢銷產品,冒用檢測報告和產品說明書,冠諸自己的產品,大力推銷根本未經檢測過的產品。二要問建材的使用方法。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消費者在購買建材時,要敢于詢問建材如何使用,哪怕是*簡單的問題,也要敢于開口,不要不懂裝懂,不要怕問的問題因簡單而讓人恥笑,因為即使選擇高質、環保建材,如果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設計和施工工藝的污染,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如在實木地板和復合地板下面鋪裝人造板,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引起人造板腐爛、生蟲,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等問題;再如油漆的使用,涂刷的次數和涂刷面積很有講究,多刷一次既浪費錢財,又可能增加了污染度。因此在選擇時,對建材的用法應問個清楚。
(5) 切 切就是用手摸。對含有化學成分的建材,不妨用手感覺一下,是否有燒灼感,手摸部位是否有紅斑。如果有燒灼感、手摸部位有紅斑。則說明建材中甲醛等有害物質超標;如果觸摸處的皮膚發癢,則說明建材的有害物質會引起皮膚過敏,均不宜購買。